?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自治區和南寧市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按照教育部《中小學教師培訓課程指導標準》,結合我城區中小學(幼兒園、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以下簡稱中小學教師隊伍)的實際,制訂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師德為先、追求卓越、傾斜農村、協同推進的原則,以完善培訓組織架構、構建分層分類分科分崗位培訓體系、 創新培訓管理機制為抓手,圍繞全員參訓、全程指導的目標,扎實推進教師、校長、教研員三支隊伍培養十大工程,培養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師資隊伍,為落實強首府戰略,打造“品質教育、學在武鳴”的教育品牌提供智力支撐、人才支撐和創新支撐。
?二、基本原則
?(一)師德為先,師風為本。始終將師德建設放在育人工作的首要位置,在完善師德長效機制、壓實主體責任上下功夫。把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教師隊伍培訓全過程,強化對教師隊伍的思想引領。將法治培訓、黨史教育列為校長和教師全員培訓的重要內容,促進教師師德修養和法治意識普遍提升,促使教師隊伍所有成員自覺秉持職業操守,不斷增強人格魅力,持續陶冶道
?德情操,真正成為思想高尚的育人者和“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二)追求卓越,精英領航。推動各級各類學校高度重視教師培養工作,提升教師業務能力,不斷提高執教水平和育人能力。 著力加強優秀教師隊伍培訓,培養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教育名家、
?具有較強專業理論知識和扎實實踐能力的研究型教師、具有現代領導力和創新精神的品質校長、具有突出課堂教學能力和教研能力的骨干教師。
?(三)傾斜農村,下移重心。統籌各級各類教師培訓項目和
?經費,重點向鄉村教師傾斜?!皣嘤媱潯薄皡^培計劃”向鄉村教師傾斜,重點開展鄉村教師及校長、緊缺薄弱學科教師、新任教師崗前培訓。組建專家團隊,以送培到鄉村學校的方式,開展整?;蛘麑W科推進的研修活動,全面提高鄉村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促進鄉村教師的專業發展。健全鄉村學校校本研修制度,提高校本研修質量。
?(四)上下聯動,協同推進。加強對教師培訓工作城區級與
?鎮級統籌力度,積極推進教師培訓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分層分類分科分崗位的教師培訓體系。探索建立適合實際需求的培訓制度、培訓課程與培訓方式。以提高教育教學技能為根本目的,以典型教學案例為載體,以問題解決為主線,促進教師切實改進教育教學行為方式,提高教師隊伍培訓的主動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建成科學完善的培訓體系、打造內涵豐富的培
?訓品牌、形成協同有序的培訓管理體系,教師培訓全員覆蓋,有效支持武鳴區中小學教師隊伍的專業發展。依據教師專業發展規律和教育部頒發的教師培訓課程標準,分層分類分科分崗位精準實施中小學幼兒園(中職)教師全員培訓,完成全城區在崗中小學教師每人每年不少于 72 學時的全員培訓,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教師專業發展支持體系。
?四、工作措施
?(一)機構遴選
?線下培訓重點規劃與南寧市教育園區武鳴片區的南寧師范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廣西安全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合作開展,同時將部分項目通過公開招標方式遴選具備教師培訓資質的培訓機構組織外出開展培訓。線上培訓依托“雙師教學”“南寧教育云平臺”“廣西中小學數字教材公共服務平臺”“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等網絡平臺開展,整合提升城區中小學教師研訓功能,使網絡平臺成為教師隊伍培訓的資源中心、學習中心和管理中心。加強研訓資源開發,根據《南寧市中小學學科培訓工作指南》培訓課程內容,逐步構建課程涵蓋面廣、內容豐富、指導性強的武鳴區本地培訓資源。依托網絡平臺開展網絡教研和網絡培訓,支持教師打破時空限制進行自主研修。依托網絡平臺提升培訓信息化管理水平,實現培訓效果評價、學分登記認證。
(二)組織管理
?加強“國培計劃”“區培計劃”項目的組織,做好參訓教師的選定和培訓效果的跟蹤反饋。研制培訓質量評估標準,制定教師培訓質量管理制度。加強培訓重點工程的設計實施,以點帶面推動城區、學區、學校多級聯動,協同實施全員培訓。分級建立城區、學區、學校教師隊伍培訓專家庫,組建高水平培訓專家團隊,落實全程指導。加強城區級教師隊伍培訓基地建設。支持中職學校和大中型企業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加強教師及教育管理干部對外交流,創造條件支持校園長、教職工參與跨區域培訓,拓展教師國際視野。
?(三)服務體系
?加強教師培訓機構職能建設,完善分工合理、責任明確的城區、學區、學校三級培訓管理體系。推動南寧市武鳴區教師培訓發展中心成為全城區教師培訓的指導與管理中心,重點做好政策制定、監督檢查、質量評估,指導學區、學校教師培訓中心健全和完善制度及職能。大力開展校本培訓,學區建立校本培訓備案制度和視導制度,加強工作指導;學校制定校本培訓規劃,分年度實施,強化校本培訓內涵建設,形成特色校本培訓文化和機制;建設校本培訓示范校,發揮輻射引領作用。
?(四)項目設計
?建構師德修養、教育教學管理能力、學科素養與教學能力、
?教研科研能力四類培訓內容模塊。培訓課程內容立足于備、教、學、評等教學環節,以問題為中心,以案例為載體,突出“實踐性”和“智慧性”。加大常規管理專業能力提升、法治、校園安全管理教育培訓力度。推進基于學習共同體的互助交往式學習,實現集中面授和個人研修、線上學習和線下研討、理論提升與跟崗實踐相結合的多元化、混合式培訓模式創新。
?(五)輻射引領
?開展新入職教師為期一年的基地研修,抓好 2-5 年教齡青年教師專業成長規劃,推進教學骨干、學科帶頭人、教壇明星的培養,形成教師專業發展五級梯隊。引導廣大教師扎根課堂教學和班級管理,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班級管理水平,在教育教
?學本職崗位上脫穎而出。探索基于教師、校長、教研員三支隊伍 的“新入職教師——成長教師——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 名優教師”五級梯隊分層培訓模式,為不同專業發展階段、不同崗位的教師提供豐富適切的培訓選擇,提高教師隊伍培訓培養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引導教師根據個人崗位類別和發展層級做好專業發展規劃,有目的、序列化地參加培訓活動,推動教師專業素養的持續發展和高素質人才梯隊的建設。
?五、重點工程
?(一)品質教師強基工程
?以新教師基地培養項目、鄉村教師專業提升項目為重點,促進新教師和鄉村教師的專業發展。通過基地研修,使新教師縮短成長周期,盡快成長為合格教師。通過城鄉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助推鄉村教師加速專業發展。以心理健康資格培訓項目、校本研修培訓項目、班主任專業成長培養項目、學科教師培訓項目為抓手,切實提高全體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校本研修能力、班級管理能力和學科教學能力、安全管理教育能力,為塑造品質教師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信息技術提升工程
?組織實施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 2.0,深入開展基于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信息化教學應用能力精準培訓,全面提升教師隊伍信息素養。到 2022 年底,完成全城區教師每人 50 學時(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網絡課程培訓 25 學時、信息技術支持的校本實踐活動 25 學時)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建設各級信息技術應用培訓團隊,加強對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方面的培訓。學校制定、完善信息技術應用機制,建好信息化管理團隊,通過資源建設、校本培訓、信息化教研、專項課題研究、信息技術應用比賽等舉措,為教師常態化應用信息技術提供保障。
(三)教學骨干育秀工程
?以南寧市教學骨干的選拔標準為依據,通過研訓結合、跟崗研修、深度參與等方式聚焦課堂,研究學生,研究課程,以案例式、任務驅動式、項目研究等多種方式,研究改進教學。通過導師指導, 初步提煉教學風格,以參加課堂教學比賽、申報市級以上課題等形式提高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最終成為師德修養良好、課堂教學優秀、科研能力突出、班級管理有效的學科帶頭人。
(四)學科帶頭人深藍工程
?以南寧市學科帶頭人的選拔標準為依據,從我城區中小學教師學科帶頭人中遴選一批優秀教師,通過建立檔案、專項培訓、任務驅動、搭建平臺等方式,有計劃、有組織地培育一批師德高尚、理論扎實、教學精湛、善于研究、風格凸顯的優秀學科帶頭人,充分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助推其盡快成長為教壇明星,為培養教學名家儲備人才,帶動我市學科教師專業發展。
(五)教壇精英領航工程
?以南寧市教壇精英的選拔標準為依據,以名師教學思想的形成與教學流派的傳承及發展為主題,以“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為成長方式,建立“選、培、管、用”一體化機制。通過集中學習與校本研修相結合、專題培訓與綜合教研相結合、理論指導與實踐研訓相結合等方式,以實踐任務驅動培訓,在導師指導下,提煉教學主張,優化教學模式, 形成教學風格,成為具有良好國際視野、寬厚學術涵養、獨特教育教學思想、在全區乃至全國有較大學術影響力的教壇精英和教育專家。
?(六)名師、名班主任、名校長工程
?以“三名工程”培養項目為依托,重點實施教育教學思想凝練和工作室建設,從城區學科帶頭人、名優教師中遴選一批首席教師,通過專項培養,著力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素質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組織協調能力強、榜樣示范突顯的中小學名師隊伍。遴選培養部分校長、班主任和教師實施“三名”工程, 通過建立城區級“三名”工作室,凝練現代教育思想,鍛造教學風格與品牌,提升教學質量和辦學品質,塑造一批在全區有一定影響力、在南寧市相對知名的中小學教育名家。
?(七)教研員隊伍領軍工程
?加強教研員隊伍培訓,積極選派城區專兼職教研員參加“國培計劃”“區培計劃”相關項目,建立教研員全員培訓制度、學校教研組長培訓制度,確保每位教研員和教研組長每年接受不少于 72 課時的培訓,整體提升教研員和教研組長的教研能力和教學指導水平。在城區專兼職教研員中遴選100名教研員,實施為期三年的教研員領軍培養工程??茖W設計培養計劃,系統設置培訓內容,采用導師制、分段分類開展集中培訓、到先進地區跟崗學習、工作坊研修、自主研修等方式,物化出一批優秀成果,打造一批政治素質過硬、事業心責任感強、教育觀念正確、教研能力強、職業道德良好,領軍作用明顯的教研員。引導教師充分認識科研的先導地位,帶領和指導教師開展課題研究,從解決實際問題入手,幫助教師確立基于教育教學實踐的科研項目,進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訓,切實提高教師參與科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科研水平。
(八)青年干部揚帆工程
根據城區教育局機關和各學區、直屬學校年度民主推薦的后備干部(優秀中青年干部)名單,確定“揚帆計劃”培養對象100 名。通過加強教育培訓、多崗位實踐鍛煉、動態管理、科學考核等方式,實現“揚帆計劃”培養對象在思想、政治等方面素質和教育管理、組織協調等方面能力的不斷提高,充分展現中青年干部朝氣蓬勃、開拓創新、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適應武鳴教育大發展對人才干部隊伍的需求,努力培養中青年干部成長為政治上靠得住、業務上撐得起、作風上過得硬的中堅后備力量。
(九)卓越校長培養工程
?在各學區、直屬學校(民辦事業辦學校自愿參與)中遴選校長100 名。以“自主發展、同伴互助、專家引領”為培養對象的成長路徑,以“課題研究、實踐探索、學術交流、導師帶教、跟崗學習和區外訪學”為主要成長方式,采用“理論學習——返崗實踐——實踐反思——實踐優化”多次循環的方式進行培養。通過“做中學”的方式,提升校長對教育政策的把握力和實施力、引領課程教學改革的專業領導力以及開展行動研究的教育科研力,實現“創辦優質學?!囵B高素質學生——造就卓越校長”三位一體的協調發展,培養一批理念先進、業界標榜、同行推崇、社會認可的卓越校長。
?(十)特色專項培養工程
?根據國家、自治區和南寧市教師培訓項目設計和武鳴區教師隊伍發展現狀,依托培訓者培訓項目、黨員、黨組織書記和紀委書記(紀檢委員)黨務培訓項目、黨外干部培訓項目、思政教師培養項目、藝體學科優秀教師培養項目、中職“雙師型”教師培養項目、幼兒教師能力提升培養項目、特殊教育多元化育才培養項目、學校主管考試工作的領導和具體操作的考務工作人員專項培養項目等特色專項培養項目,對我城區特定學科、特定學段等特定教師群體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項培養,促進我市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
?六、工作保障
?(一)強化組織保障
?各學區、直屬學校要將教師隊伍培訓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本單位工作規劃,加強領導,統籌安排,整體部署。相關職能部門要明確責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全城區教師隊伍培訓必須堅持以各級教師培訓工作文件精神為指導,全面提高培訓質量,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二)健全制度保障
加強對城區級培訓項目的立項規劃和效果評估,加強培訓過程管理,加強培訓項目評估管理,不定期開展專項督查。積極探索學分制管理改革,制訂武鳴區培訓學分實施辦法,遵照屬地管理原則,以城區級教師隊伍培訓中心為主,做好周期內教師隊伍培訓學分的計算、登記、確認工作。進一步完善教師培訓學分與教師資格聘任、職稱評審等的配套制度。
(三)做好投入保障
?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經費主要通過財政撥款方式加以保 障。教師培訓經費要列入財政預算,并按照不低于當地教職工年度工資總額 2%的標準予以安排。中小學、中職學校按照學校年
?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安排教師培訓經費。加強培訓經費的使用和監管,確保??顚S?、用足用好。督促校本研修經費的規范使用,切實保障民辦學校的師訓經費。
?(四)營造環境保障
?充分發揮輿論宣傳和媒體導向的重要作用,大力宣傳我城區教師隊伍培訓的成就和經驗,擴大武鳴區教師隊伍培訓工作的區域影響力和知名度。深化激勵機制,鼓勵培訓機構積極開展對教師隊伍培訓特點規律、培訓模式、培訓課程、培訓質量評估標準研制、培訓管理改革等問題的理論研究和行動研究,大力推動原創性研究成果的應用與推廣。
?附件:南寧市武鳴區教師培訓“十四五”規劃任務分工一覽表
南寧市武鳴區教育局
2022年3月23日
附件
南寧市武鳴區教師培訓“十四五”規劃任務分工一覽表
序號 | 培訓項目 | 牽頭股室 |
1 | 新教師基地培養項目 | 師培中心 |
2 | 鄉村教師專業提升項目 | 師培中心 |
3 | 心理健康資格培訓項目 | 教研室 |
4 | 校本研修培訓項目 | 師培中心 |
5 | 班主任專業成長培養項目 | 基教股 |
6 | 學科教師培訓項目 | 師培中心、教研室 |
7 | 督學、法治教育培訓 | 督導室 |
8 | 校園安全管理培訓 | 安穩股 |
9 |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 | 師培中心、電教中心、教研室 |
10 | 教學骨干育秀工程 | 人教股、教研室 |
11 | 學科帶頭人深藍工程 | 人教股、教研室 |
12 | 教壇精英領航工程 | 人教股、教研室 |
13 | 特級教師培養項目 | 人教股、教研室 |
14 | 首席教師培養項目 | 人教股、教研室 |
15 | “三名”工作室建設 | 人教股、教研室 |
16 | 教研員隊伍培訓 | 教研室、教研室 |
17 | 教研組長培訓 | 師培中心、教研室 |
18 | 教研員領軍培養工程 | 師培中心、教研室 |
19 | 青年干部揚帆工程 | 黨建股 |
20 | 卓越校長培養工程 | 黨建股 |
21 | 培訓者培訓項目 | 師培中心 |
22 | 黨員培訓項目 | 黨建股 |
23 | 黨(團)組織書記培訓項目 | 黨建股 |
24 | 紀委書記(紀檢委員)培訓項目 | 黨建股 |
25 | 黨外干部培訓項目 | 黨建股 |
26 | 思政教師培養項目 | 黨建股 |
27 | 藝體學科優秀教師培養項目 | 體衛藝股 |
28 | 中職“雙師型”教師培養項目 | 職成教股 |
29 | 幼兒教師能力提升培養項目 | 基教股 |
30 | 財務基建管理干部培訓項目 | 計財股 |
31 | 特殊教育多元化育才培養項目 | 基教股 |
32 | 考試考務管理及操作能力提升培訓 | 教育均衡發展中心 |